不知不觉,夏天就过去了,天气日渐秋高气爽,开学季到来了!也许你对这个夏天没有一场远行而不甘,也许你此刻希望暑期余额再多一点...开学已经来了,福利还会远吗?活动内容:全场PI3K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6.5折优惠!还有小礼物,多买多送!活动细则:.本次活动与其他优惠活动同时享受...
点击详情2021
8.30促食素受体拮抗剂可以用来治疗失眠为了评估促食素受体拮抗剂能否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失眠的方法。美国迈阿密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医院睡眠中心和MerckSharp&Dohme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2年月28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促食素受体拮抗剂能够成为一种新的失眠治疗方法。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双期、交叉多导睡眠图研究。研究中评估suvorexant(一种促食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的效果。在一个时期,患者接受suvorex...
点击详情2013
5.14新老鼠病毒可助肝炎研究新发现的老鼠病毒有望为未来肝炎的研究铺平道路,让科学家能zui终实现在实验室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人类疾病研究和疫苗的开发.科学家在冻存的野生型老鼠中寻找与人类丙型肝炎病毒(humanhepatitisCvirus,HCV)以及人类Pegiviruses病毒(HPgV)相关的病毒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几种新型的肝炎病毒(hepaciviruses)和pegiviruses与人类病毒有着十分近的亲缘关系,这暗示着可以在小鼠模型中实现相关疾病的研究,而不需要人类志愿者...
点击详情2013
5.13邮差蝶成群栖息更安全每当夜晚睡觉的时候来临,红色邮差蝶(Heliconiuserato)总是会四五成群地栖息在一起。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在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森林中悬挂了数以千计的假红色邮差蝶。为了测量鸟类的攻击情况,研究人员计算了仿制品的模拟黏土躯干以及涂蜡铜版纸翅膀上的鸟喙印记。他们发现,与5只为一组栖息的模型相比,单只栖息或成对栖息的假蝴蝶受攻击的可能性是前者的6倍。这一影响超越了团队成员之间仅是简单分担风险的假设——作为一个整体,由5只红色邮差蝶组成的团队比一...
点击详情2013
5.8大熊猫交配有多难雌性发情期只有-3天近日,《繁殖生物学》(BiologyofReproduction)杂志发表了美国史密森保护生物学研究所的一篇论文,揭示了雄性大熊猫的生殖能力的一些细节。研究显示,在一年里,雄性大熊猫的繁殖有效期是六个月或更长,然而雌性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3天。雄性大熊猫为了能遇到恰在发情期的雌性大熊猫并且成功繁殖下一代,必须要行走很远的路程并且遇到很多困难的地带。使野生或饲养的大熊猫交配的困难是出了名的,现在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到底这件事是有多么的棘手。研究显...
点击详情2013
5.8DNA测序可能有助于解释珊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一项研究说,先进的DNA测序技术可能有助于科研人员探明哪种珊瑚更有可能比其他珊瑚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生存下来。近来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某些珊瑚能比其他一些珊瑚更好地承受环境压力,诸如珊瑚白化,但是这种适应力增强的基础尚不清楚。DanielJ.Barshis及其同事选择了两个珊瑚种群,其中一个对温度变化敏感,而另一个对温度变化有适应力,他们比较了这些生物的基因表达并且发现了在这两个种群中,热应力改变了数百种基因的表达。这组作者然后确定具有...
点击详情2013
5.7发现牛肝菌新物种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不少种是世界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种是有名的毒菌,多数种是树木外生菌根菌。该科真菌形态多样、结构繁杂、分布广泛、平行进化与趋同进化并存,系统亲缘关系复杂,分类困难,食用物种和有毒物种容易混淆而导致毒菌中毒。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M.I.Hosen、曾念开等对其中部分牛肝菌物种进行了研究,根据形态学证据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新属8新种,部分研究成果刚在真菌学主流期刊FungalDivers...
点击详情2013
5.6囊泡运输分子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胞内运输系统。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将大量需要运输的物质分拣、包装到膜状的囊泡结构中,利用动力蛋白(又称为分子马达molecularmotor)水解ATP产生的能量驱动囊泡在微管或微丝细胞骨架充当的轨道上移动,地将各种货物定向运输到相应的亚细胞结构发挥生理功能。囊泡运输分为几个环节:货物识别、沿着微管轨道运输以及货物卸载。对于货物识别机制的研究发现,以微管细胞骨架为轨道驱动逆向运输的dynein/dynactin动力蛋白复合体中某些亚...
点击详情2013
5.3华大基因等单位完成谷子基因组测序随着水稻、玉米、高粱、短柄草等重要禾本科物种的基因组相继被解密,科研人员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破解更多的重要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以期能揭示重要禾本科作物的保守性及差异性、阐明禾本科作物的基因组进化过程、进一步挖掘作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谷子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之一,其脱壳前被称为谷子,脱壳后被称为小米,是中国古代zui重要的粮食作物,被称为“五谷”,从南到北均曾被广泛种植。谷子是二倍体自花授粉作物,其基因组较小(约470Mb),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约6...
点击详情2013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