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细胞MTT的用途及原理
MTT主要有两个用途:
.药物(也包括其他处理方式如放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毒性的测定;
2.细胞增殖及细胞活性测定。
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臜(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臜,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OD值),来判断活细胞数量,OD 值越大,细胞活性越强(如果是测药物毒性,则表示药物毒性越小)。
贴壁细胞:
、收集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每孔加入00u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000-0000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
2.、5%CO2,37℃孵育,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的药物,原则上,细胞贴壁后即可加药,或两小时,或半天时间,但我们常在前一天下午铺板,次日上午加药.一般5-7个梯度,每孔00ul,设3-5个复孔.建议设5个,否则难以反应真实情况
3、5%CO2,37℃孵育6-48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4、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继续培养4h。若药物与MTT能够反应,可先离心后弃去培养液,小心用PBS冲2-3遍后,再加入含MTT的培养液。
5、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
6、每孔加入50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7、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
悬浮细胞:
、收集对数期细胞,调节细胞悬液浓度×06/ml,按次序将①补足的640(无血清)培养基40ul ;②加Actinomycin D(有毒性)0ul用培养液稀释 (储存液00mg/ml,需预试寻找*稀释度,:0-:20);③需检测物0ul;④细胞悬液50ul(即5×04cell/孔),共 00ul加入到96孔板(边缘孔用无菌水填充)。每板设对照(加00ml 640)。
2、置37℃,5%CO2孵育6-48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3、每孔加入0 ul MTT溶液(5 mg/ml,即0.5%MTT),继续培养4 h。(悬浮细胞使用WST-,培养4 h后可跳过步骤4),直接酶联免疫检测仪OD570nm(630nm校准)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4、离心(000转x0min),小心吸掉上清,每孔加入00 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0 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570nm(630nm校准)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5、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每组设定3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