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4月5日在武汉通过了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了水平。我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英文缩写PET)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今医学影像技术。但因超高速闪烁脉冲信号难以数字化的技术瓶颈,PET难以实现全数字化,至今只有模拟和模拟数字混合型机器。
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创新性地提出“多电压阈值采样方法”,准确实现高速闪烁脉冲的数字化,研制出全数字化PET探测器及世界*小型数字PET机器。
谢庆国介绍,利用这台小型数字PET进行的小动物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成像图像空间分辨率已突破进入亚毫米水平,达0.87毫米,可检测到zui小为0.66立方毫米的病灶。
目前临床PET空间分辨率是4.5毫米,数字PET若对人体成像,空间分辨率可小于.5毫米。这意味着采用数字PET能观测到zui小肿瘤,是目前采用的PET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仅有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能独立研制和PET成像设备。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PET产业化,不仅能造福广大患者,还能打破西方公司垄断,实现中国医疗设备产业零突破。